游艇会-从泥瓦匠到箱包专家
发布时间:2025-09-04 13:35:42 次浏览
游艇会在麻城市三河口镇黄土咀村,曾经杂草丛生的闲置土地如今“摇身一变”,成为一座现代化箱包工厂。这座工厂不仅是宁波朗丽箱包的重要战略布局点,更是周锋波人生逆袭的生动见证。
周锋波的创业故事要追溯到1996年冬。那年,他怀揣着微薄的生活费,毅然南下武汉。
初到城市,为了生计,他只能在建筑工地当泥瓦小工,每日在尘土飞扬中挥洒汗水。
命运的转折出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转行进入广州的一家箱包厂。从清洁工学徒做起,周锋波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钻研,一步一个脚印,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。
多年的积累与沉淀,让他有了足够的底气。最终,在宁波,他创办了朗丽箱包公司。
凭借着卓越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,公司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,在行业内稳居前三。
2024年,三河口镇招商专班带着浓浓的乡音,远赴宁波。听到熟悉的家乡话,看到家乡这些年的发展变化,周锋波内心激动不已。
麻城市政府推行的“五换”招商理念,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——从土地审批到环评验收,所有手续都由政府“全”,企业只需一门心思专注生产。这种“保姆式”服务,就像一颗“定心丸”,让周锋波下定决心回乡创业。
然而,回乡创业并非一帆风顺。周锋波面临的最大难题,是厂区存在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。麻城市政府、乡镇以及金丰公司给予了他莫大的支持与帮助。各方齐心协力,共同努力,为周锋波扫清了创业路上的“拦路虎”。
如今,总投资1亿元的朗丽箱包麻城基地已颇具规模。一期工程顺利建成两条智能化生产线万件。在生产车间内,智能缝纫机飞速运转,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,一件件精美的铝合金框架密码锁箱包即将发往印尼、罗马尼亚等海外市场以及线上宁波供货商。
朗丽箱包麻城基地的建成,给黄土咀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。村民曾珍菊感慨地说:“周总回乡创业后,我们这些留守老人也能有一份工作,生活变得更有盼头了。”黄土咀村党总支丁友清介绍道:“周锋波的工厂给周边的群众、富余劳动力、留守妇女提供了120多个岗位,预计今年大家的务工收入可达200万元。不仅如此,周锋波还盘活了村里的闲置资源,让村子有了新的活力。”
周锋波深知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在车间里,他特别设立了“技术扶贫”计划,旨在帮助更多村民掌握一技之长。目前,首批学员的月薪已超过3000元。他还透露,未来将在三河口镇建设更多卫星车间,把箱包加工送到村民家门口,让更多人能够在家乡实现就业。这种“总部+卫星”的模式,正是麻城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之一。
谈及未来规划,周锋波满怀信心地表示,下一步计划让麻城的产业与宁波的产业实现配套发展。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,提高产品质量,从质量、价格、服务等多方面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让更多优质产品畅销市场。
周锋波从泥瓦匠到箱包专家的逆袭,不仅是个人奋斗的成功典范,更是麻城众多返乡创业者的缩影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诠释了产业反哺故土的情怀,为麻城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20多年前,年轻的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,毅然南下。从武汉建筑工地的泥瓦小工,到广州箱包厂的清洁工学徒,每一步都走得艰辛。但我始终坚信,只要肯努力,就能闯出一片天。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,我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,最终在宁波创办了朗丽箱包。
2024年,家乡招商专班的到来,那熟悉的乡音,瞬间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。回到麻城考察,我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渴望,也看到了这里潜在的机遇。麻城的热情与诚意,让我下定决心回乡创业。尽管面临诸多难题,可政府、乡镇和金丰公司的全力支持,让我充满信心。
我明白,回乡创业不只是为了个人发展,更是为了带动家乡产业。如今,朗丽箱包麻城基地已具规模,一期生产线全力运转,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游艇会。我们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,还为120多位乡亲提供了工作机会,看到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,我由衷地感到高兴。
为了让更多人掌握技能,我推出“技术扶贫”计划,让大家能靠手艺增收。未来,我打算建设更多卫星车间,让箱包加工深入乡村。同时,我希望能将麻城的箱包产业与宁波的资源相结合,提升产品品质,拓展市场。
我愿成为家乡箱包产业发展的一块基石,用自己的经验和资源,助力麻城箱包产业崛起,让它成为家乡经济发展的新引擎,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富足的生活。